新光證券2204中華高殖利率股票推薦dcard證券開戶平台

 

系統自動摘錄國內外經濟新聞,其新聞僅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,自行作出投資決定

新聞01

© Reuters. 中央要建中國特色估值體系 吼三隻價殘國企股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11月21日指出要建設「中國特色估值體系」,市場解讀認為官方對國企估值普遍低於民企有所不滿,或成為低估值國企股股價上揚的契機。工行(1398.HK)、聯通(0762.HK)及中交建(1800.HK)估值較同業為低,料成新國策潛在受惠概念股。   1.工商銀行   工行是內地四大內銀之一,彭博綜合券商預測今年市盈率為3.5倍,預測市淨率0.39倍,與中國銀行(3988.HK)、建行(0939.HK)及交行(3328.HK)今年預測市盈率均介乎3.3至3.5倍,市淨率介乎0.35至0.4倍,均屬歷史最低水平。中金報告指,上市內銀的市盈率和市淨率平均為4.3 倍和0.51倍,因此工行估值較平均水平為低。 值得留意是,中國國務院擬降準,對內銀是一大利好消息,特別是對內房有較多債務的銀行股。然而工行相對農行(1288.HK)及招行(3968.HK)涉及較少房貸,惟這正是工行的優勢,原因是內房債務危機僅有緩解跡象,但壞賬仍對盈利構成潛在壓力。市場預估2023及2024年工行每股盈利可按年上升4.2%及6.5%,同期預測股息率分別為9.2厘及9.7厘,擁有較佳防守性。   2.中國聯通   聯通與中移動(0941.HK)及中電信(0728.HK)為內地三大電信商,彭博綜合券商預測,聯通今年的市盈率為6.7倍,較中移動7.8倍及中電信8.8倍為低。而聯通來年的每股盈利增長為12%與中電信水平相若,並較中移動8%為高,因此聯通屬電信行業中最低估值的國企。 值得留意是聯通擬與騰訊(0700.HK)創投組合營拓計算業務,發展內容分發網絡(CDN)和邊緣計算業務,目標形成完整的CDN/MEC 平台能力、運營能力和産品創新能力。合資公司由聯通及騰訊分別持股48%和42%。聯通指,該合營公司對自身當前生產經營無重大影響,但長遠看有利於放大雙方優勢,壯大CDN、邊緣計算產業鏈。 按瑞銀報告指,聯通及騰訊目前分別佔據中國互聯網數據中心市場10%-15%及0%-5%的份額,另分別佔據中國分發網絡市場0至5%及5至10%的份額。聯通在三大電信商當中資源最少的企業,此次與騰訊達成更緊密合作,有助雙方在同行競爭中捍衛雲市場份額。   3.中國交通建設   中交建是央企,今年預測估值為2.6倍,較中鐵(0390.HK)的3倍低,但高於中鐵建(1186.HK)的2倍,不過中交建今明兩年預測股息率分別為6.7厘及7.4厘,略高於中鐵建及中鐵。 雖然中交建第三季純利按年跌8.9%至47.33億人民幣,不過季內營業收入按年升1.4%至1780.6億元,若計首9個月,則按年升5%至5419.8億人民幣;純利升5.7%至158.15億人民幣。而首9個月累計新簽合同金額達10,321.61億人民幣,按年升2.5%,完成年度目標的73%。 內地經濟受累疫情而增長放緩,為刺激經濟,相信政府會繼續加大投資基建,而中交建本身除了內地項目,而還有海外訂單。公司首三季來自境外地區的新簽合同額為1478.8億人民幣,按年升17.3%,佔集團新簽合同總額的14%。海外業務比率較其他基建股高,亦成為公司另一亮點。 作者:Carlos Hie

新聞02

MoneyDJ新聞 2022-10-25 16:45:02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中共「二十大」閉幕後的首個交易日、昨日股匯齊挫,今(25)日人行加碼救市,單日淨投放達2,280億元(人民幣,下同),創今(2022)年2月28日以來新高;此外,人行調升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,料有助資金流入。滬深兩市早盤延續開低,盤中維持弱勢震盪,臨近午盤拉升翻揚,滬指一度收復3000點整數關卡,惟旋即承壓拉回至平盤附近盤整,深成指、創業板亦走弱;科創50明顯震盪。今日兩市量縮整理,北向資金則轉呈淨流入;滬指終場收跌0.04%,連兩日下跌。 上證指數今日收於2976.28點,下跌1.28點或0.04%;深證成指收於10639.82點,下跌54.79點或0.51%;創業板指收於2314.55點,下跌22.29點或0.95%;科創50收於971.33點,上漲1.84點或0.19%。成交量方面,滬市今成交3,375億元,深市成交4,654億元,兩市成交額8,029億元,相較前一交易日量縮約9%。 而代表外資動向的北向資金今日合計淨流入28.45億元,終止連續六日呈現淨流出;其中,透過滬股通淨流入22.56億元,透過深股通淨流入5.89億元。 從盤面上來看,太陽能設備、玻璃/玻纖、汽車零組件、飯店、汽車股漲幅居前,貴金屬、教育、醫療器材、醫藥、軟體開發、醫療、房地產股則跌幅居前;人民幣中間價寫近15年新低,分析人士認為,恐衝擊中國房企境外債償還能力,房地產股今日延續走跌。概念股方面,汽車一體式壓鑄、TOPCon電池、HIT電池、鈣鈦礦電池、工具機等概念股見反彈。 香港恆生指數今早開高0.4%,盤初震盪走弱,一度跌破15000點大關,隨後有資金逢低進場,帶動大盤翻揚,15000點失而復得;惟整體動能仍弱,午後拉回至平盤附近整理;盤面上,教育、煤炭、生技醫藥、半導體、資訊科技器材、軟體股漲幅居前,銀行、物流、地產股則走弱。恆生科技指數漲近3%,騰訊(0700.HK)小幅上漲,百度(9888.HK)漲逾1%,阿里巴巴(9988.HK)漲逾3%;新能源汽車股中,零跑汽車(9863.HK)漲逾5%,小鵬汽車(9868.HK)漲近5%,理想汽車(2015.HK)則跌逾4%。恆指終場收於15165.59點,下跌15.10點或0.10%,續創2009年4月30日以來新低。

新聞03

MoneyDJ新聞 2022-11-30 09:50:03 記者 李彥瑾 報導多年來,中國一直是蘋果(Apple)的重要生產基地。不過,根據路透社分析,自COVID-19疫情發生後,由於北京堅持「動態清零」,導致中國製造業供應鏈存在長期的不確定性,蘋果漸與中國供應鏈脫鉤,對中國的依賴明顯下滑。 路透社報導,鴻海(2317)為蘋果重要代工夥伴,旗下富士康鄭州廠是全球最大蘋果iPhone代工組裝廠,但近期當地爆發本土疫情,該廠被迫嚴格防疫,導致生產作業混亂,甚至發生員工抗議事件。在此情況下,蘋果需求最高的iPhone 14 Pro、iPhone 14 Pro Max面臨出貨受阻,更加速帶動蘋果把產線撤出中國。 路透社分析蘋果供應鏈資料發現,截至2019年的5年期間,蘋果供應商的主要生產基地有44%至47%位於中國,但該比重於2020年下降至41%,2021年進一步降至36%。 路透社指出,原因是蘋果積極推動供應鏈多元化,試圖降低供應鏈過於依賴中國的風險。作法包括將部分產線移到印度和越南,並擴大向台灣、美國及其他地方採購零件。 摩根大通(JP Morgan)分析師9月出具報告稱,為布局供應鏈多元化,逐漸減少對中國的依賴,蘋果計劃在2025年前,將25%的iPhone產量轉移到印度,比重遠高於現在的5%。 彭博社先前報導,因富士康鄭州廠驚傳爆發疫情,蘋果已啟動產能分散備案,開始在和碩(4938)印度廠生產iPhone 14和iPhone 14 Plus機型。但iPhone 14高階Pro和Pro Max機款仍由富士康鄭州廠獨家組裝供貨。 (圖片來源:蘋果) *編者按:本文僅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,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,概與《精實財經媒體》、編者及作者無涉。

6449鈺邦2023存股推薦dcard, 5519隆大2023存股推薦ptt, 6184大豐電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dcard

OPEN445RE115EF5EE

 


2023美商高盛定期定額手續費券商比較 9942茂順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ptt 2023富邦台50新手存股推薦開戶券商2023凱基美股定期定額開戶禮 5283禾聯碩高殖利率股票推薦dcard 2731雄獅新手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2023聯邦商銀證券手續費月退 2345智邦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dcard 2501國建台股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ptt

 

arrow
arrow

    e58tj88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